這兩年都在說農村的福利要提升了,農村的戶口辦理也更加困難了,很多人都在苦惱,到底自己要不要辦理農村戶口。
其實小編覺得,即使你不回村里,但你的村里現在的福利待遇想必你也能了解到,大城市附近農村確實會有很多機會,但你如果不是大城市附近的農村,完全不必非得遷回農村不可,城市戶口反而比農村戶口好的多。
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福利對比
1、宅基地:
農村戶口:農民擁有承包地和宅基地,農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。承包地、宅基地、林地以及各種各樣的補貼,還有近郊區的土地升值,導致農村戶口的含金量越來越高,使農村戶籍的吸引力上升。
城市戶口:如果你不是農村戶口,只能在有房子的情況下維護繼續使用的權利,一旦房屋倒塌消失且不打算再蓋新房,集體就有權收回該宅基地調整給其他農民。
2、集體收益分配權
農村戶口:分配土地等集體經濟利益。有些地方現在村里凡有戶口的,不論大小,沒人每年能分紅,但如果戶口遷出,就不能參加分紅了。
城市戶口:不能獲得參加分紅。
3、征地補償
農村戶口:對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,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。如北京郊區,補償標準已經達到每畝地20萬元。
城市戶口:不屬于村集體組織成員,因此不能獲得村集體的土地補償款。
4、買房
農村戶口:農民可以到城市買房,但城市居民到農村買房不受法律保護。
城市戶口:可以申請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,比商品房少便宜2000多每平方。
5、大病保險和新農合
農村戶口:新農合是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。大病保險對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,針對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報銷比例不低于50%。新農合人均籌資政府給予一定補助。
城市戶口:社會保險,除了醫保要高些外,特別是養老金按戶口返還的要高很多。
6、養老保險
農村戶口:有些地方農村戶口的人,凡男的45歲以上、女的40歲以上,都賣了養老保險,保費政府出1/3,村里出1/3,自己出1/3。因此,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,男的到60歲,女的到55歲,每月就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。相反,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,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。
城市戶口: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,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,個人繳費越多,政府補貼也越多,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。
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,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,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;基礎養老金則由h政府全額支付。
7、教育
農村戶口:部分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。
城市戶口:除了免除小孩借讀費,主要的是可以上個好學校;(外地學生的借讀費小學、初中、高中,交多少都不一樣,每學期都和學雜費一起交)
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是怎么區分的?
1、現戶口登記在村委會;
2、依法承包農村責任田;
3、2006年1月1日前繳納農業稅費并承擔農村公益事業勞動;
4、沒有享受城鎮居民社會和福利待遇。
與之對應的也就是城鎮戶口了。
哪些人可以申請遷回農村戶口
公民實際居住在農村,擁有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,并且以農林牧漁業為主要生活來源的,可以申請將戶口遷入農村居住地:
1、在省外院校就讀期間或者畢業后出國(境)就業就學,戶口在省外學校集體戶的;
2、已落實就業單位,但暫不符合就業地落戶條件的;
3、夫妻一方是農村戶口,落戶在城鎮一方無合法穩定住所和職業且在農村居住、生活的;
3、在城鎮無合法穩定住所和職業,跟隨父母在農村居住、生活的未婚人員;
4、在城鎮無合法穩定住所和職業,在農村分有宅基地并建好房屋和編有門牌,土地管理部門已經登記確權或者核發宅基使用證,且在農村居住、生活的本人、配偶和未婚子女;
遷回農村需要哪些證明材料
其實,辦理“非轉農”并沒有那么困難,只要符合規定,向公安機關提交相關材料就可以了。所需材料如下:
1、書面申請(到擬遷入地派出所提交);
2、村黨支部、村委會同意接收證明;
3、《戶口簿》、《身份證》(戶口簿必須包括戶主頁和本人頁,身份證一定要在有效期內);
4、大中專生、研究生畢業回原籍的,須提交《畢業證》和未就業證明;
5、屬夫妻投靠的須提交《結婚證》、房屋登記信息查詢結果證明和未就業證明;
6、投靠父母的須提供未婚聲明(公安機關核實確認)、無合法穩定住所和職業證明;
7、在農村分有住宅基地并建好房屋的且實際居住,要提供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》。
光有材料就可以了么?顯然是不夠的,這兩點才是重要的,一定要注意:一是書面申請報告上一定要有村民小組三分之二戶或者70%以上村民簽名同意,因為把戶口遷回農村實際上是分配了他們的總體資源,所以必須得經過大多數也就是70%的村民同意;二是一定要獲得村小組、村委會的同意,并提供書面證明。
農村戶口有農村戶口的好,城鎮戶口有城鎮戶口的好,遷不遷回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的,不要一時沖動,聽說農村好了就急著遷回去,農村那么好,怎么還有那么多農村人往城市扎根?還是冷靜的想想吧!